首页 > 穿越小说 >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 第584章 ai人工智能9

第584章 ai人工智能9(2/2)

目录

“在贵州群山之巅,华夏天眼正捕捉137亿光年外的电磁波,它的瞳孔直径500米,却比任何政治壁垒都辽阔;”

“在深圳,90后工程师正用自主EdA工具重新定义芯片设计;”

“在合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每秒运算次数已超全球超级计算机百万年;”

“在西域棉田,搭载国产北斗芯片的无人农机,正画出精准的绿色轨迹……这不是奇迹,而是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日常。”

“请看见:

“华夏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2023年突破3万亿”

“全球顶尖科研论文发表量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每年500万理工科毕业生正重塑创新版图”

“半导体产业投资年均增长47%,28纳米芯片全链路国产化已进入读秒阶段”

“人工智能核心专利数量五年反超鹰酱,全球AI企业top100中华夏占据32席”

“商业航天发射次数三年增长800%,太空中的华夏卫星数量即将突破1000颗”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您这样的奋斗者,在实验室、车间、代码海洋中垒起的科技长城。”

大隋时空节点。

长安大兴宫。

“长达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岂能让鹰酱的算盘打响?”

看到鹰酱从一开始就制裁打压,杨坚的内心灼烧起了一股热焰。

“封锁到突破,再到超越的史诗。后世当之无愧啊。七十年的路程,从钱学森这一代到梁文锋这一代。华夏取得的成就可谓旷古烁今。”

独孤伽罗丝毫不认为这是夸大其词,从两弹一星到北斗问天,从银河落九天到量子破苍穹就能看出这些成就的含金量。

这一切还都是在面临西方世界封锁制裁之下取得的。

能不让人惊叹?能不让人自豪?

“这个天眼是观测宇宙的吧?它观测的竟然是137亿光年外的电磁波。”

宇文恺都不敢想象这样的工程是什么样的,这个数字是他根本不可想象,也无法表述的概念。

其他人同样也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芯片禁运,咱后世就自己重新定义芯片设计。他们是90后,也就是梁文锋他们这一代人。”

高颎感慨着后世的人才储备,在老一代人逐渐凋零的时刻,新一代的已经做好了接班准备。

“我记得量子计算机是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咱后世竟然已经制造出来了。它的名字叫九章,是不是取自九章算术?”

杨素整个人都感觉要变得痴呆了,这份震撼不仅来自于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更是那句超过全球超级计算机百万年。

这个时间概念就像一条永远看不到终点的路,让他心神难以自持,既有震撼,更是源自九章这个名字的自豪感。

“还有西域的棉田种植,竟然都用上了搭载北斗芯片的无人机。这正是咱后世无人机领域遥遥领先的明证。”

杨坚对比着大隋的农业,心里却是涌现了激动的情绪,因为他又看到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了恐怖的三万亿,顶尖论文连续三年全球第一,每年500万的理工科毕业生。”

独孤伽罗念叨着这些事关科技发展的成就,不仅为后世感到骄傲,更为后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就是国家的根基,这就是民族的底气。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大踏步的向前啊。

“还有芯片行业也在高速发展,面对鹰酱的制裁不退反进,逆流而上。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在实现反超,这就是deepseek出现在华夏的原因之一。而太空领域的点点繁星正是在为踏上星辰大海而奠定基础。”

看着这一串串的伟大成就,杨坚感觉热血沸腾。

伟大的成就只有伟大的民族才能铸就,无数华夏儿女的无私奋斗才能成就今天的华夏。

星辰大海的路程,也只有伟大的民族才有资格踏上去。

大隋的未来模板点点滴滴的刻画在众人的眼中,心底。

此刻的大隋君臣对于未来充满了建设的激情。

时间流逝后,一代人未完成的事业总有新的一代来接班。

传承有序,血脉相连,这便是华夏文明的底蕴所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