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平州一日游(1/2)
这个明快的声音……
李承乾脸上挂起无奈的笑容,掀开车帘。
不出所料,在窗子外迎接他的,就是晋阳公主的笑脸。
李明达和九哥李治同乘一匹马,在春日的阳光下笑靥如花,让李承乾一瞬间恍惚了。
本来,他和李治已经与李明达等宫中女眷分别了的。
其他皇族启程回平州,两位VIP中P则留在李明身边,防止被突然“养死”。
但是……
“九弟,你肩膀的伤势怎么样了?”李承乾关心地问。
李治的脸上浮起一丝苦笑:
“拖陛下的洪福,臣只是伤了些皮肉,受了点惊吓罢了,并未伤及骨肉……”
李承乾抚慰道:“唐军战士恪尽职守,只是谁知道,明军舰船里乘坐着大唐的皇族……”
刀剑不长眼啊。
李明小老弟北伐晋阳的计划,似乎并不是非常顺利,连带着李承乾和李治都吃了些苦头——
在一次躲避纵火船的机动中,他俩所在的帆船一个急转弯,直接把两人给带倒了。
李治的肩膀磕着茶几,肿了一大块。
虽然事儿不大,但是给李明敲响了警钟——
把两位烫手山芋留在身边,似乎也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啊。
得亏这次受伤的是李治。
万一李承乾挨了这下子,那就真得有个万一了。
所以李明耍了个小心眼,给两位老哥安排了替身。
替身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留在明军阵中。
而两位真身,则秘密送回到皇族的队伍中,和李明达等女眷一起前往平州。
“看啊阿兄,那是什么!”
李承乾下意识地顺着妹妹的手指望去。
在车队的前方,矗立着几排规模巨大而形状古怪的……房子。
那几排房子长得都是一模一样,没有传统的飞檐翘翅,一座座方方正正,像一块块发酵的胡饼似的,只在顶上突出一根烟囱,冒着黑烟。
每一座房子都占地十分广大,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就像一列列哨兵,规模之大令人咋舌,向天空喷涂着滚滚黑烟。
“那是什么?地方那么大,难道是李明住的宫殿吗?他怎么住在这么素的地方,这么浓的烟,难道是在生火造饭?”
李明达活像一个好奇宝宝,扑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嘴巴一刻也没有停。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进入大明的国境以来,原本郁闷的晋阳公主一天天开朗起来,重新变成了过去那个活泼乐天的阿兕子。
进入平州地界以后,她脸上的笑容更是一刻都没有消失。
看见没心没肺的妹妹这么开心,李承乾就不开心了,不禁皱了皱眉:
“李明达,你要牢记自己的身份,你是大唐的晋阳公主,不是大明的卢龙公主。”
国家都快灭亡了,你也从堂堂公主变成了一个阶下囚,居然还这么兴高采烈,这合适吗?
李明达眼睛里的光彩黯淡了下去,粉嫩的脸颊刷地红了,小嘴巴嘟了起来,活像一头被踩了尾巴、随时准备反击的小猫。
一直充当骑马工具人的李治插进来打圆场道:
“今日天气不错啊,让大家的心情都不禁畅快起来了呢,啊哈哈哈~”
说着,他暗暗地一勒马缰绳,故意让马匹落后陛下的金根车,拉开剑拔弩张的双方。
唉……李承乾暗暗吐了一口气,向落在后面的妹妹道:
“那不是宫殿,那是铁匠铺。”
过了一会,远远传来李明达的大声感叹:
“哇!那么大的铁匠铺,能打多少铁啊!”
好家伙,原来这里炼出的每一块铁,都会变成射向大唐天兵的箭矢啊!
李承乾嘴角一抽,用力合上帘子。
一切重回安静,偌大的车厢里,只坐着大唐皇帝一个孤家寡人。
李承乾疲劳地将脸埋在双手手掌里,心绪复杂极了。
他的小妹自从当上大明的俘虏以后,越变越精神,这其实并不让李承乾感到多么的意外。
因为李承乾自己,也有类似的感觉,只是他绝不愿意向他人承认。
这听上去十分滑稽。
他身为一个皇帝,国家都要毁灭了,他自己也是身陷囹圄,心情却比在长安当朝时要轻松得多。
是因为从蒲州到平州的这一路上,大明方面并没有为难他们,依旧以帝王之礼尽心尽责地侍奉着他们吗?
还是因为卸下帝冠以后,他同时也卸下了肩上的重担,从此不必再为天下社稷而操劳过度,不必为了战胜一个不可战胜的敌人而费尽心机吗?
不,不是这样的。
“战争……身在大明,可一点也感受不到战争的阴云啊。”
李承乾喃喃着,嘴角带着一抹苦笑。
在战争的重压下,大唐成了一副什么模样,不必赘言。
即使身处深宫之中,皇族也并不是与世隔绝。
民间的哀怨叹息,总是会通过各种或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影响到宫里的众人。
就是从那时起,李氏皇族的身上就沾染了一层消沉的气息,一日比一日浓烈。
而在进入大明以后,这里国泰民安、积极向上的氛围,逐渐感染了,将他们从大唐带来的一身怨气涤荡一空。
李明达如此,李承乾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不论理性如何提醒他,自己身为亡国之君,应当肃穆悲切、不卑不亢,别和那位“乐不思蜀”的刘后主似的。
可是在感性上,大唐皇帝的心灵,还是在大明的土地上得到了片刻的安宁和舒畅。
“国泰民安……呵,好一个国泰民安啊——”
李承乾背靠着车椅,双腿粗鲁地箕坐,长长叹息。
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输得心服口服。
大唐被这场战争搞得乱七八糟,千疮百孔。
而大明呢?不但丝毫未受影响,反而还越打越精神,越打越繁荣。
论自然禀赋,大唐不可能比大明差。
不论是天府之国的关中,还是自古膏腴的中原,抑或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江南湖广……
哪个不比苦寒之地的东北强?
战争的伊始,大唐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可是为什么,战局会发展成如今这个样子?
这里唯一的变量,就是人。
统治者不一样。
李承乾坐镇长安,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而李明执掌大明,盘活了整局死棋。
这就是李明的治国之道么?
这就是李明的真正实力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