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千载难逢的机会(2/2)
现在的选择权等于是交给了朝廷,如果朝廷想要继续哄着他的话,那么就不会对这件事情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甚至还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如果朝廷想要以此来给冷锋扣帽子,甚至是给冷锋治罪,也是有这个可能的。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现在还不会和冷锋翻脸,毕竟他们还想着利用冷锋将蒙古人给赶走。
至于蒙古人之前所占领的地盘,会不会被冷锋占据之后,就不归还给朝廷,这已经不是可能了,而是会一定如此。
冷锋就没有想过要将这些地盘再还给朝廷,毕竟这样的朝廷就算是还给他,又能如何呢。
相信要不了多久,又会被弄丢。
而且在冷锋看来,这些地盘都是自己凭借真本领占领下来的,为什么要交给别人呢!
对于冷锋的打算,朝廷也不是傻子,他们在冷锋开始经营这些地盘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冷锋的图谋了。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管这事。而且冷锋所处的那些地方,中间还隔着一个蒙古人。
就是朝廷再怎么有想法,也不可能派兵穿过蒙古人的防线。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榆城被冷锋攻占下来之后,就等于是彻底打通了冷锋和朝廷之间连接的通道。
而且这个时候蒙古人已经被冷锋的军队逼迫的放弃了大部分城池的防守,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兴帝这段时间的隐忍也不是没有成效的,除了京城之中的三十多万嫡系部队之外,还有那些忠于皇室的将领,甚至是包括不少地方的门阀世家,已经和他秘密的达成了多项协议。
以兴帝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如果是不顾及蒙古人的威胁,他已经可以对杨家动手了。
杨宏泰最近的作为,已经触及到了兴帝的底线。作为一国之君,他是不会容忍有臣子凌驾于朝堂之上的。
朝堂那是皇权的象征,如果一个皇帝失去了对朝堂的话语权,对了么这个皇帝也下台也就是不远了。
这就是底线,杨宏泰既然已经碰了,那么就没有回头路。
同时,这也是杨宏泰为何要反对朝廷此时北伐的原因。因为一旦朝廷做出了北伐的决定,他之前所拉拢的那些同盟,就会被瞬间瓦解。
杨宏泰很清楚,如果没有他暗中勾结的那些同盟,仅仅靠他们杨家的那接近十万人马的部队,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朝廷大军。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蒙古人的威肋虽然存在,但是他们已经对朝廷构不成碾压了。而且又有冷锋的军队在不停的攻击着蒙古人,他们也没有精力来对付朝廷。
之前冷锋已经给朝廷探出路子来了,只要是不是攻击蒙古人的那个军事要寨,以朝廷现在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完全能够将大部分的失地收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