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苟在战锤当暗精 > 第851章 702.兵马未动

第851章 702.兵马未动(2/2)

目录

杜鲁奇马车的轮辐不是木质的,而是钢质的,而且还不是一整根,而是分段式的,每段的两头都有螺纹,说是轮辐,与其不如说是双头螺柱。

双头螺柱好啊,能够提供较高的连接强度,确保被连接件之间的紧密贴合,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和振动。在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只需松开螺帽即可实现拆卸。

两根双头螺柱连在一起,就是轻型马车的轮辐,三根、四根……

轮圈采用四段拼接,与固定后,四段的边上,还有对应的固定孔,用来对接弧形铁桥。

轮胎就更邪门了,得益于艾希瑞尔的开发,杜鲁奇的马车配备实心橡胶轮胎,极大提高耐久性,减少颠簸带来的损坏。

牵引装置同理,能拼就拼,不能拼那就真没办法了。

整个马车,就像一个超大号的模型,需要多人协作组装,而且不需要胶水。

尽管如此繁琐,看似脱裤子放屁,但它的优势毋庸置疑,节省运输空间,日常维护便捷,零件通用,拆装高效。有必要的时候,还能将轻、中型马车拆卸,拼个大的。

瓦希斯的部队率先完成了全部马车拼装,当她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队伍是整个月台第一个完成作业时,她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列火车上,所有乘客皆来自纳迦隆德驻军的医疗部队,运输的设备也全是医疗器械。

没办法,杜鲁奇陆军的竞争向来激烈。

从团队荣誉到日常事务,每一项工作都是较量的战场。尤其是近卫军,必须快。慢了,不仅会被人嘲笑,还会成为长久的谈资,直到新的笑柄出现。

一步先,步步先。

当马车拼装完毕,车厢内的手术器械、消毒设备、绷带、止痛药、磺胺类药物被陆续搬运出来,最后,被推下来的,是两辆野战厨房拖车。

瓦希斯的医疗部队,依旧是最快的。

随后,她的部队动了起来,动起来的方式很简单,靠人员硬推。马匹要晚些时候才能抵达,而眼下,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将装备与物资一一推进驻地。

克拉卡隆德车站自设计之初便被规划得极为宽敞,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这里紧邻地下海的出口,是从艾希瑞尔返回的船队停靠的首站。虽然瑟渊驭涛设立在纳戈尔号上,但克拉卡隆德仍设有大量海军宿舍,供舰队官兵修整。大量货物也在此中转,通过火车装卸,或是从北面运过来,或是运到北面去,

纳迦隆德的港口在第一次戈隆德之战后扩建过一次,但规模依旧有限,仍需进一步扩展。然而,在拥有铁路系统后,达克乌斯也懒得再大动干戈了,仅是安装了一些配套设备,以便重型装备与人员的运输,以及与卡隆德·卡尔的对接。

毕竟,戈隆德根本没有港口,而哈尔·冈西……再往南走,多少有大病。因此,在战略运输上,纳迦隆德的港口仍是最优解。

当然,若非紧急情况下,大规模部队调动依然是黑色方舟最为高效。而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补给周转,节省海军运力。克拉卡隆德正是这个体系中的关键枢纽,物资会在这里集结、分类,再运往阿纳海姆,随后再从阿纳海姆装船,运往奥苏安。

站台通往天桥的阶梯仍旧维持着最原始的形态,单纯的台阶,没有扶手电梯。不过,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物资运输的需求,在台阶上嵌入了三道凹槽,分别对应轻型、中型和重型马车的车轮轨迹。这一巧妙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搬运,尤其是在冰雪覆盖、地面湿滑的环境下,减少了意外发生的可能。

离开车站后,瓦希斯的部队推着物资抵达临时驻地。就在医疗物资被妥善安置时,一支由五辆重型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营地。

瓦希斯瞥了一眼,既没有惊讶,也没有好奇,更没有伸手去翻阅腰间的文件袋。她很清楚这批物资的用途,不需要再确认什么。她立刻调整部署,一部分人继续整理医疗物资,另一部分则开始列队准备接收补给。

与车队负责人简短交谈后,她挥手示意部下领取物资。这批补给除了数日的军粮外,还包括鞋袜,对于即将迎战的杜鲁奇们而言,这可能比食物更为重要。

作为高级军官,瓦希斯的靴子是她自己花钱定制的黑色牛皮军靴,款式按照高级军官标准打造,既合脚又舒适。但其他人就不同了,除了少部分有能力追求的,绝大多数人脚上穿的仍是黑色防水油布军靴。(571章)

这次领到的靴子正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作战靴,他们在领取靴子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低声议论,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诠释了他们的心情。

他们早已受够了那双黑色防水油布军靴,受够了它的僵硬、沉闷、冬天冰脚、夏天闷汗,更受够了它的外观。

尽管旧款靴子耐用、防水,能勉强应对各种恶劣环境……

而这款新式作战靴原本只配发给艾希瑞尔驻军和海军,并未列装纳迦罗斯的陆军部队,因为之前的测试表明,它确实不太适应纳迦罗斯的极端气候。

达克乌斯不懂军事,但他明白一个道理,士兵进行长途行军,必须有一双合适的靴子和袜子。

他准备到了快要进攻的时候,开始批量制造这款军靴和配套的袜子,他要争取让踏上奥苏安的杜鲁奇士兵都能换装这款军靴和袜子,并且有足够的库存进行更换。

现在,他在艾希瑞尔寻思的,具现了。大寻思术再一次成功了,他做到了!他不是一个人,伟大的……

每个人领到了两双作战靴,就像门前的两棵树,一双用来穿,另一双也用来穿,不是……用来备用、置换。

每双靴子上都印有独立编号,按规定不可私下交易,但显然,只要稍微处理一下,把编号抹掉,这双靴子就能变成无人认领的物资。不过,真要这样做,接下来穿什么就成问题了,而且……敕令黑骑士会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一旦被发现缺少配发物资,下场嘛……

袜子则有两种型号,各配发五双。

极寒环境袜,适用于北境的低温作战环境,与他们当前所穿款式相同;透气战术袜,适用于在奥苏安长途行军作战,透气、吸汗、速干,大大减少了长途行军中的脚部疾病。

裹脚布?早已被淘汰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杜鲁奇的军需供应体系早已摒弃了这种的装备。

此外,每人还额外领取了一块布料和一个针线盒,以备战时修补袜子之需。

到了领袜子环节,杜鲁奇们显得沉默了许多。没有兴奋的低语,没有窃窃私语。他们安静地排队,默默地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物资,然后离开。

他们都不傻,毕竟医疗部队的门槛极高,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加入的。要想成为其中一员,必须精通理论与实践,具备过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配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这一次比之前的要多。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战争已经降临。而这批装备不仅仅是日常消耗品,更是未来数月乃至数年的保障。

物资发放的过程进行得极为顺利。

医疗物资被迅速安置妥当,厨师们也已经快要做好晚餐了。

但瓦希斯没有去吃饭,因为她作为医疗部队的负责人,必须去开会。

在所有驻纳迦隆德的部队序列中,医疗部队是最早抵达的,甚至早于作战部队的先头部队。既然如此,他们被提前部署,必然有其原因……

夜晚,本该是休息的时候,但瓦希斯所在的医疗部队驻地却依旧忙碌。

助理医师们围坐在长桌前,面前摆满了整齐排列的玻璃瓶,瓶身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光。他们手持勺子,小心翼翼地将粘稠的溶剂倒入瓶中。

这是一种抗凝剂,来自新海格·葛雷夫的化学产品,用于防止血液凝固。玻璃瓶则是标准化的储血容器,专门用于装血。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是极其麻烦的工作,必须低温保存,需要依赖冰块或简易冷藏箱,然而运输途中温度稍有波动,就可能导致血液变质。好在这是纳迦罗斯,温度摆在这呢,但以后……

不过没关系,这个世界有魔法。

特制的冷藏箱可以由重型马车拖运,并由专门的运输链和分配体系保障供应。这也是为何中阶首席军医的门槛必须是术士,没有魔法,根本无法高效管理整个血液供应系统。

第二天,瓦希斯起得格外早,甚至比平日还要早。

她有任务,必须做好一切先期准备。

今天,她的部队负责为某个居住区的三千名居民采血。之所以是三千,仅计算了成年人,不包括了儿童。她必须在工人们起来前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并在工人们上班前完成整个采血流程。

她站在宽敞的活动室中央,望着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居民,工人们正按照万民院管理人员的指引,静静等待采血。她的部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在高效运转,仿佛是一座精准运作的战争机器。

负责登记的行政人员快速核对工人们的身份信息,确认年龄、健康状况以及过往的病史,确保他们符合采血标准。

通过初步筛查后,工人们被引导到等候区。这个区域放置了几排长凳,工人们按照顺序坐下,在助理医师的指引下放松手臂、活动手指,以便采血时血流更加顺畅。

随后就是采血了。

从清晨的准备到结束后的统计和整理,每一个成员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运作。每天的血液采集量被详细登记,所有装满血液的瓶子被仔细贴上标签,注明献血者信息、采集时间、批次编号等关键信息。随后,这些装满鲜血的玻璃瓶被分类存放在冷藏箱中。

这一采,就是五天。

克拉卡隆德的人口数量摆在这呢,她不止负责一个居住区的采血工作。而在这五天中,后续的部队也陆续到达了。

第六天,瓦希斯的部队和医疗物资登上了南行的列车。

窗外的风景从广阔的田野逐渐转变成无尽的森林,沿着铁路线,两侧的公路上,大批作战部队正沿路向前推进。

不到半天的时间,列车抵达毒液林地的边缘,这里也是铁路的尽头。

瓦希斯的部队下车后,重复了一遍在克拉卡隆德站台经历的一切,卸载物资、整备队伍、清点人员,当她的部队准备好后,配套的马匹和围绕在她部队外围的军队也就位了。

接下来,他们将以骡马化的方式向前推进,目标是惧塞堡垒。

你以为的战争,是倒计时结束后,拔剑出鞘,冲锋陷阵,斩杀敌人,一路杀穿战场,最终踏上人生巅峰。

但实际上……

坐船,坐火车,坐汽车,走路……折腾几天几夜,终于特么的到了地方!

如今,瓦希斯正在经历的,正是这一切。不过,她已经麻木了,服役一百多年的她早就对这种漫长且枯燥的行军习以为常。而且,相比于每年夏季的拉练,这次的行军条件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还有火车坐。

而拉练的时候,全程只能靠双腿走,每天晚上还得扎营,一切按照战时标准执行。更别提,时不时还要应对半夜突袭演习,搞得人根本睡不安稳,第二天还要像无事发生一样继续行军。

然后就开打了?

不存在的。

到了地方,得扎营吧?

扎营完,得休息吧?

吃饭、站岗、巡视,等候上级命令……战争从来不是一场无脑的杀戮狂欢,而是无数后勤工作和严谨准备的结果。

惧塞堡垒。

在旧时代,这座堡垒是克拉卡隆德杜鲁奇军队进攻阿纳海姆的后勤基地和出发地。杜鲁奇军队来的时候就重建,撤离后又被阿苏尔军队摧毁。

如今,堡垒再次处于重建状态。

当瓦希斯的部队抵达时,以堡垒为中心,大批军队已驻扎完毕,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正井然有序地进行。

她抬头望去,即便无需借助望远镜,她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远方的阿苏尔殖民地——阿纳海姆,屹立在纳迦罗斯的土地上,如同一根钉子,深深刺入杜鲁奇的领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