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安排,闲谈(1/2)
在办公室里稍作休息后,李丰想到妹妹工作的事,便拿起电话,拨通了公安局局长孟义的号码。不一会儿,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孟义推开门走了进来
孟义身材高大魁梧,一身警服穿得整整齐齐,警帽下的眼神透着精明与干练。“书记,您找我?”他声音洪亮地说道
李丰站起身来,笑着介绍道:“孟义同志,这是我妹妹李雪。她所在的单位以后要常驻巴中雪山公社,你务必要确保她们单位的安全。”李丰说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雪山公社那边环境复杂,治安情况也不能掉以轻心,我把我妹妹和她的同事们就托付给你了。
孟义挺直腰板,立正站好,郑重地点点头,“请书记放心,保障人民群众和单位的安全是我们公安的职责,我一定做好工作。”
李丰停顿了一下,脸上微微泛起一丝红晕,有些难为情地继续说道:“在你职权范围内,尽量照顾好我妹妹,我就这一个妹妹。”李雪在一旁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也微微湿润了。
孟义微笑着朗声道:“放心吧,书记,我肯定会保护好她们的。有我在,绝不会让她们受到任何伤害。”
李丰得到保证,满意地点点头,“好了,去忙吧,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孟义敬了个礼,转身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孟义走后,李丰稍作思索,又吩咐秘书把供销社和工商局的主管领导叫到办公室。
不一会儿,两位领导匆匆赶来。供销社的王主任体态微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和蔼的笑容;工商局的赵局长则身形消瘦,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劲儿。
“书记,您找我们?”王主任笑着问道。
李丰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市区,缓缓说道:“我们巴中要来一个国家科研单位。”他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两人,“我们已经初步达成了意向,由我们巴中提供其生活的物资。”
两人闻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赵局长忍不住问道:“书记,这是个什么级别的科研单位啊?”
李丰神色凝重地说:“这个单位很重要,级别很高,也很有诚意。他们选择在巴中开展科研工作,对我们巴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责任。”他顿了顿,加重语气道:“不管多难,都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必要时刻,工地上也能放慢节奏减少物资供应。”
王主任和赵局长对视一眼,心中满是惊讶和担忧。王主任犹豫着说:“书记,这物资供应可不是小事啊,我们得考虑到全市人民的生活需求,还有各个工地的建设进度”
李丰摆摆手,继续强调道:“总之就一条,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个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很可能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绝不能拖后腿。”说着,他又莞尔一笑,“而且,他们才几个人啊?就算吃又能吃多少?我们巴中有这么多百姓,大家齐心协力,这点困难还是能克服的。”
两人听了李丰的话,心中的惊讶和担忧渐渐消散。他们明白,李丰作为巴中一把手,做出的决策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明白了,书记,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王主任和赵局长齐声说道。
李丰满意地点点头,“好,这件事就辛苦你们了,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汇报。”两位领导告辞后,李丰揉了揉太阳穴,靠在椅子上,想着巴中未来的发展,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安排完李雪单位的事,李丰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傍晚了。他想起戴全一家人来了一两天了,自己还没去看过呢。于是,他骑上自行车,朝着戴全所在的家属楼赶去。
傍晚的街道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下班的人们说说笑笑,有的手里还提着从集市上买来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李丰骑着车,感受着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
骑了十多分钟,李丰来到一栋家属楼下。楼下有个妇女正在做咸菜,她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双手沾满了咸菜汁,看见李丰走来,疑惑地问道:“李书记?你找谁啊?”
李丰笑着回应道:“我来看个朋友。”
“二楼新来的那家吧?”妇女追问道。李丰笑着点点头。他以前从来没来过这,所以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他来找谁。
妇女闻言微微一笑,转身就要往屋里走,“李书记,我给你搬凳子。”
“不坐了不坐了,我去他们家转一圈就走。”李丰连忙摆手。
妇女笑着摇摇头,“他们一家出去逛街了,估计还要一会才能回来。李书记,你先坐一会儿。”
听到这话,李丰也没再客气。接过妇女手中的木凳,坐在楼底下,一边帮着忙,一边询问近况。
“大姐,你怎么没上班啊?”李丰疑惑道。现在巴中有很多工作岗位,完全不愁没活儿干,像大姐这种全职家庭主妇还是挺少见的了。
大姐平静地摇摇头,嘴角却掠起一丝苦笑,“我倒是想上班,街道也给我找了几个工作,可我哪有时间去啊?我婆婆早年就瘫痪了,一直没有好转,这家里总要留个人啊。”
李丰听了,心中一阵同情,“大姐,照顾病人很辛苦吧?”
大姐轻轻叹了口气,“是啊,每天要给她擦身、喂饭、按摩,一刻都闲不下来。不过,这都是做儿媳的本分。”说着,她突然又欣然一笑,“以前我男人一个人挣钱,家里紧巴巴的,现在好了,他一个人也能养活我们一大家,日子过得还挺滋润。我也挺满足的了。”
“说起来,这全是李书记你们的功劳,要不是你们”大姐感激地说道。
李丰急忙伸手打断,“大姐,纠正一下,不全是我们的功劳,我们只是起个引导带头作用。巴中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老百姓的努力。”
“是是是。”大姐连忙改口,可心里依旧这么认为。巴中来了多少领导,可还是穷了这么几十年。这几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清楚,这都是李丰他们的功劳。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丰了解到大姐的丈夫在一家工厂上班,收入稳定,孩子也在附近的学校上学,成绩还不错。虽然生活中有些困难,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倒也幸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丰看看时间,想着戴全一家可能还得一会儿才回来,便起身告辞。“大姐,不打扰你了,我先走了。要是有什么困难,随时跟街道说,能解决的我们一定解决。”
大姐连忙起身相送,“李书记,您慢走。有空再来啊。”李丰骑上自行车,回头向大姐挥挥手,消失在了夜色中。
李丰离开后不久,戴全一家就回来了。他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给孩子买的新衣服,也有给家里添置的生活用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