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爷是刘邦 > 第21章 "帝国财政与军事的挑战"

第21章 "帝国财政与军事的挑战"(2/2)

目录

“这些标点符号确实极具价值!”楷张越赞许道,“若广泛应用,将大大减轻普通人阅读时的理解难度。读者将感受到阅读的流畅性,教师也能更高效地传授知识!”

“确实,我国王朝的科举考试由刘学派主导。若在经典文献中使用标点符号来划分句子,无疑将使经典的含义更为显豁,易于理解。”

“圣人的教诲岂能随意中断!”宝训皱着眉头强调,“此举看似便利,但一旦打断句子,恐将导致含义混淆,进而引发诸多解释。我们又该如何依赖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他们激烈争论之际,刘启心中既感困惑又忍不住发笑。

“各位先生,请不必再争执,”刘启解释道,“实际上,我创造这些符号只是为了使阅读变得更加容易!你们都了解,我们皇上的祖先以及我的父亲,每月都要处理大量文件,夜以继日地审阅奏章和诏令。”

“有了这些标点符号,奏章的理解将更加直接,无需逐字费神推敲!”

标点符号对于准确理解文件内容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司法部长浪淑水向皇帝提交了数份奏章,每一份都以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前言作为开头。皇帝在聆听这些奏章时感到困惑,对于划分句子感到厌倦,不久便忘记了先前所听的内容。

尽管老皇帝备受尊敬,他本人也勤勉于学业,不知疲倦。然而,毕竟他的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冗长的讲座并不喜好。

太子在愤怒之下,下令将浪淑水拖出去打了九十五板。此外,他还颁布了一道诏令给所有大臣和仆人,明确规定从此所有奏章和诏令都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撰写,以避免冗长复杂的解释可能导致的误解和混淆。

那时,刘启心想,若有了标点符号,老皇帝在聆听奏章时必将更加易于理解,得以跳过不感兴趣的部分,阅读起来也会更加流畅。如此一来,像浪淑水这样的大臣也能规避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在浪淑水遭受鞭刑之际,皇帝终于领悟到了他的奏章内涵,并下旨停止了刑罚。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宦官浪淑水已是命悬一线。

“太子孝顺尊长!”老学者们虽已年迈,但并非迂腐之人,他们能看到这一创新带来的实用性。楷张越开口赞道,“此发明对阅读的帮助不言而喻。想象一下,若得以实施,阅读的难度必将大大减轻!”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赞同声,因为解读句子无疑是阅读经典文献时最为艰巨的任务。每个人都从年轻时便开始阅读,对此深有体会。

这时,老皇帝那洪亮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我的孙子,你还有其他有益的建议吗?”

刘邦和刘盈,脚上沾满了尘土,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老皇帝的声音中透露出愉悦,而刘盈则保持着恰当的严肃态度。

“陛下,太子殿下!”

“无需多礼!”老皇帝回应道,“我刚在外面听了一会儿。我的孙子又为学者们带来了哪些益处?”

“陛下,请过目!”于辰,身为大学讲师,递上了刘启亲手创作的手稿,“太子殿下亲自设计了这些符号以划分句子,旨在使文章更加易于理解,意义一目了然。”

“太子殿下还提到,若这些符号能应用于大臣们提交的奏章,将能极大地减轻您在文书工作以及您和太子殿下在阅读与决策过程中的疲劳!”

老皇帝聚精会神地听着,双眼因兴趣而睁得更大,“无需多言,这听起来确实大有裨益!”

随即,他转向刘盈,兴奋地说,“如果大臣们都在奏章中运用这些符号来划分句子,我们的祖先在处理政务时便不会耗费如此多的时间了!”

刘盈快速浏览了几眼手稿,他的眼中闪烁着震惊与喜悦。

刘盈心中震惊,因为他年仅稚嫩的刘启竟展现出了如此深刻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也感到由衷的喜悦,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长子天资聪颖。

然而,当他目光移至手稿下方的肥银字时,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尚未学会走路,便想翱翔于天际?连正楷字都还未精通,便开始书写肥银字!”刘盈不禁惊呼,“而且,为何要向他人学习,却不像那些无能而暴虐的王子们学习?”

“你不能效仿那个赵皇帝!”

桌子下摆放着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和一碗冷面,旁边是一碗白米饭。老皇帝将酱油、醋和蒜泥混合在一起,搅拌至均匀。他用法筷夹起一口混合了调料的米饭,未待吹凉便一口吞下,满意地咽下,下巴和下颌的线条因此显得更加紧致。“短暂的楚国大楚王朝,出现了那么多无能的皇帝,直接导致了百姓无法维持生计!”老皇帝边说边伸手给刘启也拿了一块米饭,“来,吃米饭,长得更健壮!”

老皇帝一饮而尽碗中汁液,继续说道:“罢了,就这样吧。那个小家伙的母亲,银氏家族,财富雄厚,国内市场强大,国外有勤劳的皇家军队守护。然而,他竟然带着他的孙子投敌,成为叛徒,被敌人俘虏后送往辽东,在那里品尝小米酒。”

“即便是一个皇帝,也应保有尊严。若无法战斗,至少也该保持荣誉逃跑。而他,最终还是为我们祖先留下了后代。但看看他,他的妾和儿媳们被银人强奸,他竟然还能在四姓之家苟活!”

老皇帝不悦地咂了咂嘴,评价道:“这个老家伙真是厚颜无耻!”

刘启不禁呛了一口,几乎要咳嗽出来。

这并非因为老皇帝的话语:“若你不能战斗,至少应该带着一些荣誉逃跑,那样至少还能保留一丝尊严!”

这正是崇祯皇帝所选择的道路。

当提及刘家,历史上确实存在几位声名不佳的皇帝,比如被俘的汉应宗。但总体而言,他们一家保持着相当的自豪感。

至少崇祯皇帝在成为难民时,设法保存了国家的残余部分。

“慢慢吃,别噎着!”吕后看到刘启噎住了,急忙拍着他的背,“慢慢吃你的面条,别像你的祖先那样,吃饭像在打仗!”

“饭后别说话,我们在教孙子呢!”老皇帝微微皱眉,然后对刘启说:“赵家的那个无能的家伙,他从不做正事,总是卷入旁门左道。他的书法不错,他的画也组织得很好,但这有什么用?成为书法家又或是歌女,哪一样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教你的孙子,请去别处教,这是我的餐桌,我们在这里吃饭!”吕后开口说道,“这孩子已经学了好几天了,你连吃饭的时候都不让他休息,不停地唠叨,这是何苦呢?”见老皇帝面色不佳,她立刻补充道:“你是要吃饭还是要教训人?这是我定的规矩,如果你有异议,请另找他人!”

老皇帝被她的话惊得说不出话来,明白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于是,他抓起一大把四花米饭,猛地塞入口中,剧烈地咀嚼着。

“唉,我的孙子,听我说!”然而,老皇帝坐立不安,又吃了几口后,他开口问道,“为何现在的米饭没有以前那么美味了?”

“过去我们吃什么,现在就吃什么,”吕后反驳道,但仍为老皇帝盛了一碗冷汤,并将麦面泡在汤中,递给他,“或许是因为你现在的酒量不如以前,所以这些新奇的食物对你来说都有些难以适应。”

见老皇帝不顾汤的温度,饥不择食地吃了起来,她忙提醒道:“慢慢吃,又不是在比赛。您这年纪,应该知道细嚼慢咽的重要性吧?”

老皇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刘盈,关切地问道:“我的长子,你在思考些什么?”

“这个月,我弟弟创制了那些符号,我一直在深思如何在我们整个家族中推广它们!”刘盈沉思片刻,然后缓缓道来,“自从我们家族创立以来,普及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宗旨。在卞、文、周等国,我们设立了学校,允许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也有机会接受教育!”

“然而,尽管这几个月来学校的数量有所减少,愿意读书的农民并未相应减少。在南方,这种情况依旧普遍,乡村中常有学校存在,延续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然而,在北方,读书的人却日渐稀少。在最近的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多数是南方考生,而北方考生寥寥可数!”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南方拥有更为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则是北方缺乏有影响力的导师,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思想的能力相对较弱。”

“在我们大汉王朝,科举考试始终是皇帝关注的重点,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及其原则之上。魏征提议,若我们能邀请学界的知名学者来对经典进行注释和标点,将使得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阅读。如此,有文化的民众数量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有所增长。”

“即便并非所有的农民都渴望参加科举考试,但阅读、写作和理解儒家原则的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有益的!”

“作为家族的领袖,你应当承担起决策的责任。”老皇帝边享用着食物边指示道,“你和那些大学士可以深入讨论具体细节。如果你需要资金或人力支持,不妨与财政部长沟通。”

老皇帝不禁轻叹一声,接着抱怨道:“每次见到那些书呆子我就感到头昏脑胀!而且,几个月后首都卫戍部队即将进行冬季训练,所有士兵都在期待我的检阅。我真的没有时间闲置在这件事上。”

此时,大汉王朝的力量彰显在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身上。他们不仅武装到牙齿,更有着铁一般的纪律。每月两次,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操练,无论是秋季演习还是冬季训练,都是以成千上万的兵力来进行攻防演练。不同单位之间的竞争对于指挥官和贵族的声誉和地位至关重要,因此这种竞争被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