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第32集团军(下)(2/2)
回到巩县兵工厂的唐亮不等疏散设备的山洞找好,当即便决定边继续找山洞边继续生产。
靠着【特4式内火艇】运回来的车轴,大家迅速开始用钻床钻炮管。
首先要造的仍然是【82毫米迫击炮】,这次第一战区炮兵团跟随出击一直跟不上大军的运动速度,被人讥笑为“最晚进入阵地,最早撤出阵地”,在【120毫米迫击炮】还没有着落前,只能先考虑造【82毫米迫击炮】应急,不管威力多么的不合心意,总好过啥都没有吧。
除了【82毫米迫击炮】之外,自然就是重点生产【60毫米迫击炮】,毕竟进入相持阶段后,双方隔几个月才大打一场,平时连排以下小规模作战频次更多,对【60毫米迫击炮】的需求自然大不少。
至于还有个更重要的事,则是维修火炮。
第一战区原有好些进口或是仿造的【41式山炮】,由于被鬼子打坏,好些还丢在洛阳军火库里吃灰,尤其有一些只是炮架损坏而已,修复难度并不算太高,远比自己造炮管来的简单,趁着西安行营把一些材料运到位了,索性就一块修理算了,哪怕不方便进行进攻战,起码也能用在防御战上。
当然更关键的则是炮弹的生产,第1战区更为稀罕的是炮弹,毕竟为了拱卫重庆,优先得到武器弹药补充的是第6战区、第9战区和第5战区;第1战区的杂牌比重跟第5战区有一拼,外加卫司令已经被国军背后称“七路半”,也就是只差半步就是八路军了。
如此一来给的弹药更是省着点给,以防卫司令哪天兴起又给八路军赠送了一批弹药,哪怕第1战区缺乏弹药无法有效牵制鬼子。
这也正是卫司令无比希望巩县兵工厂能修复设备重新恢复生产的原因,毕竟只要自己手头恢复了武器弹药的生产能力,自然就不太担心完成牵制甚至反攻华北鬼子的问题。
“有西安运来的化工品,你预计一天能恢复生产多少发炮弹?”
依托着郑县到巩县兵工厂的电话,唐亮在赶回巩县兵工厂后,当即做了初步评估。
“预计迫击炮炮弹能恢复至一天生产2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远期目标计划一天生产60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则是近期50发,远期目标100发。”
“很好,加把劲,前线的指战员们都在等着你们生产的炮弹呢。”
虽然跟各个战区一次会战动辄消耗上万发迫击炮炮弹的需求没法比,不过终究是个好的开始。
“预计20天内可以再修复4门野战炮和11门山炮,相应的山野炮弹估计还得再过半个月左右才能生产。”
“子弹只要原料供应足够,大概一天能生产4000发,远期目标是一天生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