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七十章 群星闪耀时,朝贡,在京城!(1/2)
弘治八年九月底,顺天府,京师东城。
京师的九月是金色的,宛如天上的秋阳。银杏的金叶飘坠在朱墙黛瓦间,来往的官轿家仆成群,像是漂浮的云朵。家仆们昂着头,衣紫金冠,脚踩着金色的辉光,衣带都飘扬着垂落的贵气。
这种帝都的贵气明明煌煌,再是富饶的江南富贵气,也难以与之相比。而当一袭轻轿飘扬行来,趾高气扬的贵人家仆们却纷纷一顿。那隐约露出的皇家仪仗,虽然并不张扬,却瞒不过眼尖的他们。
“老爷,是宫里的轿子。”
“宫里的轿子?宫里来人?”
“老爷,看这仪仗的规模…是宫里来人没错。但也只是宫里人。”
“嗯,宫里人…噤声!”
绘着麒麟的官轿稍稍停下,没有明显的避让,但也没有再向前。家仆们低垂着眉眼,等着宫里的轿子转向东,再沿着通惠河畔北行,大致便有了些猜测。
“老爷,宫里人去通惠河畔了,向北…”
“通惠河,向北?噢!是会同馆驿…倭人刚到的朝贡使团,宁波来的,十年才来这一次。据说这次,倭人带了不少有趣的夷货,各家都准备分上些,寻些新奇的乐子。若是谁有本事拿下大头,倒是件能谈上许久的谈资!…”
官轿中的声音玩味笑着,顿了顿,才淡淡道。
“走吧!等倭人正旦朝贡完,再去那里寻些新奇。”
“是!…起轿!”
官轿再次启程,贵人并不露脸,从不脚染尘泥。而抬轿的家仆们,也依然煌煌如天上人,从俯首避让的百姓前飘过。他们是大明勋贵的家仆,自然也带上了贵气,能穿上勋贵奴仆的紫衣华服,与普通的百姓,不再是同一类了。
所谓大明勋贵,当然是与国同休、黄金满笥,世世代代、世袭罔替的人上人。而洪武永乐之后,“禁勋臣预九卿事”、“以文统武”,勋贵们位高而权低,无法参与政事,只能放纵享乐。他们平日里除了宴饮豪华,出游玩乐外,也少有正事可做。
因此,历来朝贡使团从番邦带来的昂贵货物,最终大多数卖给的“客户”,也正是这帮有钱有闲的京师勋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朝贡贸易最终的流向之一。至于这些勋贵们的钱,是怎么来的?不说朝廷的常例赏赐,单是京城大大小小的店铺,京郊数以千顷的良田,还有那一处处帝都昂贵的屋舍,那可都是有主的,是勋贵先祖们传下来,留给子孙后代的。
这天下的财富都汇聚于京师。而这些京师勋贵手中的财富,哪怕是地方上耕读传家的进士望族,恐怕都难以相比…
“佛祖庇佑!是!这位宫中来的贵人嘱咐的是,鄙人森野清一定牢记!觐见大皇帝的朝贡礼仪…”
“阿弥陀佛,不敢称贵人!我的表字是文质…嗯,叫我魏中官即可。你们这次最重要的,是正旦大朝会的朝贡,要行《大明会典》中的‘蕃国宾礼’。而日本属于‘远夷’,这次朝贡是‘蕃国常朝’,‘为国事谢恩遣使进表贡方物’,所以需要行‘二等宾礼’…”
魏中官白面无须,神情不疾不徐,笑着看向披着僧袍的森野清。他轻轻掂了掂袖中刚收的锦囊,微微顿了顿,脸色又好看了许多。而当他含笑的眼神,落在明人打扮、翻译通事施文德身上时,却骤然冷肃,用稍显尖利的京城官话,厉声道。
“好生翻译!这等朝贡大事,若是翻译有错,让倭人觐见时出了纰漏…倭人不一定有事,但你必然会有罪!谁都保不住你的脑袋!…”
“...是!小的明白…”
面对魏中官的呵斥,施文德咬了咬牙,恭顺低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无论他在海上是何等纵横的豪杰,在地方上是如何有名的豪强,到了这煌煌帝都里,就都变成了一条卑微的“虫子”!而这些藩国的朝贡使节,进了帝都后,反而摇身一变,变成了能直接与中官对话的番邦来客,变成了百鸟朝凤中的“鸟儿”。
眼下,只要这些番邦的“鸟儿”说上几句抱怨,中官们给他戴上个“翻译不力、破坏朝贡”的罪名,那他这个大明的“虫子”,就会被来自官方的大手随手捏死,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只要他不是进士、不是勋贵,那在这权力中心的帝都,他就算不上是“人”。而那些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更是如同“蚂蚁”,从不在贵人们眼中。
像是洪武年间,番邦使节多次因为贸易争执,在京中行凶杀人,都被朝廷轻飘飘的一纸放过,只是赔了些银子了事。在朝廷的眼中,朝凤的“鸟”关系到天子颜面,当然比普通百姓的“虫子”和“蚂蚁”重要。毕竟,这天下能来京城朝贡的“鸟”,也就那一百多只。而“虫子”和“蚂蚁”,则数以万兆,要多少有多少呐!
“你们九月来京,已经在奉天门见过一次朝了。五日后是十月初一,是‘朔望朝’,也是在奉天门。在奉天门的朝拜时,你们不用做什么,就是三叩九拜,和之前一样。圣人也只会远远看你们一会,受你们的跪拜…”
“十月十七日、十八日是赐宴。十七日的赐宴,是在这会同馆里。会有中官代表圣人,前来赐茶赐饭,你们要跪恩谢礼,先熟悉一下应对。等十八日正式去宫里赐宴,圣人会近着见你们,可能还会问上两句,一定需得规矩守礼!…”
“等赐宴后,十一月一日会在奉天殿,正式给你们‘受历’。让你们的正使,接受司礼监大监颁发的新年历书。这‘受历’可是除‘正旦大朝’外,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圣人会在上首,一直看着的。记好了!必须要正式地行三跪九叩,跪拜的姿势要端正,手要拜好,向圣人恭敬谢恩!…”
“等十一月十五,冬至朝会,你们得再去奉天殿‘贺冬至’。十二月一日,依然是奉天门处的‘朔望朝’。十二月上会有赏赐下来,需要再上表谢赏。可能还会有赐宴,看圣人的兴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正月初一的大朝会,‘贺正旦’!”
说到这,魏中官神情一肃,锐利的眼睛在施文德身上又“剐”了一眼,直看的这位海上大豪背脊冒汗。
“刚才说的,都翻译了吗?”
“大人…都…都翻译了。就是内容太多,怕是倭使记不住…”
“嗯,记不住?…你会写字吗?”
“会,会的!”
“等会我再说一遍,你拿笔记下!”
“啊!让我记?”
“对。记完我再看一遍…好生翻译!后面若是出了差错,就拿你是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