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让你跟师姐唱情歌,你整一首海底 > 第56章 一首《清明上河图》横空出世!

第56章 一首《清明上河图》横空出世!(1/2)

目录

舞台上。

苏烨看着台下激动、火爆热议着的观众们,他挥了挥水袖,用完美的戏腔出声:

“一首《清明上河图》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苏烨的话落下,台下的观众们,他们更是尖叫不已。

“啊啊啊啊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女声吗?也太好听了吧?”

“疯了吧?苏烨的女声这么好听的吗?”

“这不是女声,这是戏腔,没想到啊,苏烨的戏腔居然这么动听。”

“苏烨真的太惊艳了,没想到他还会戏腔,难道他要在这个舞台上唱戏曲不成?”

“《清明上河图》?这就是他要唱的戏曲?”

在众人热议不已的时候,大屏幕中也出现了苏烨要演唱的歌曲信息:

歌曲:《清明上河图》

演唱:苏烨

作词:苏烨

作曲:苏烨

看到这一幕,众人更是沸腾起来。

尤其是看直播的观众们,他们看到这个歌名后,他们第一时间去搜索了。

他们也想知道这是不是什么戏曲。

结果他们搜了后,发现网络上并没有任何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信息。

从这里,他们可以断定。

这首《清明上河图》是苏烨的原创了。

也在这时。

旋律响了起来。

一开始只有一种乐器,但是,渐渐的,乐器种类繁多起来。

这让观众们都忍不住安静下来。

因为他们发现,这旋律真的很好听,很动听。

这是他们从没有听过的旋律。

太好听了。

太动听了。

而且。

这旋律让他们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像是穿越回到了古代,在感悟着当时的乐器的美妙。

很快。

旋律变得单一起来。

也在这时。

站在舞台中间的苏烨,他微微一挥水袖,看着台下的观众们,他唱道: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

“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

“是否隐藏着秘密”

“在你的眼神中”

“我看到了情丝万缕”

优美的旋律,搭配富有意境的歌词。

在苏烨的演绎下。

台下的观众们。

他们一下子就被打动了。

他们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一幕秋雨。

他们仿佛真的看到了那落下的水滴。

他们仿佛看到了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

“好听,太好听了,这苏烨的嗓音真的绝了啊。”

“是啊,我也发现了,他唱这种歌曲,是真的非常的有意境呀,真的绝了。”

“我还以为这是戏曲呢,结果这居然是歌曲,不过这是带着古乐器的歌曲,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啊,真的好听。”

“苏烨出手,果然有啊。”

“真的好听,在苏烨的演绎下,真的绝了。”

“”

也在这时。

苏烨看着台下的观众们,他继续用他最美、最动听,最干净的声音唱道:

“古巷的忧郁”

“写着琵琶的旋律”

“飘逸的外衣”

“街上叫卖的小曲”

“仿佛隔空变换到哪里”

“一切模糊又清晰”

“几秒钟的世界”

“感叹不平凡的意义”

如此优美的旋律,再搭配如此有意境的歌词。

在苏烨的歌声下,一下子就让观众们沉浸其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在这一刻。

他们忘乎所以,有的只是舞台上那一袭青衣。

台下的柯老师。

此时他目光也是朦胧。

他的视线也完全被苏烨吸引了。

但是。

他却仿佛看到了古巷,看到了琵琶,看到了飘逸的外衣,看到了街上叫卖。

在这一刻。

他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古代,来到了繁华的古街道。

看着人来人往。

仿佛定格在那一刻。

作为苏烨的节目经纪人陈嘉,此时他也是目光朦胧看着舞台上的苏烨。

他在彩排的时候,已经听过了这一首《清明上河图》。

当时他听完后,惊为天人。

他从没想过,一个人可以将流行歌曲跟戏曲完美融合,还能产生出如此惊艳的美感。

如此的动听。

最关键是。

苏烨这首歌描绘的还是古代的繁华。

听着这首歌,仿佛会穿越到当时的朝代中去,去领略当时的风土人情。

尤其是听到这里的时候。

他更是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因为他知道,要来了!

高朝要来了!

震惊所有人的戏腔要来了。

舞台上。

苏烨挥一挥水袖,抖一抖云肩。

下一刻。

他那干净的声音几乎是完美转换为戏腔。

只见他用完美的戏腔唱道: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

“奏一回断肠的古曲”

“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

“殊不知是谁的墨笔”

“轰”的一声。

台下的1000名观众们,他们顿时炸了。

只觉得头皮发麻。

被震撼到了。

被惊艳到了。

“卧槽,刚刚是什么?”

“这是假声吗?这个假声也太美了吧?”

“这不是假声,这是戏腔,这特么的居然是戏腔。”

“这是戏腔?苏烨用戏腔演唱?这是戏曲吗?”

“啊啊啊啊,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首带着古风的歌曲而已,结果他却用戏腔来演唱,啊啊啊,头皮发麻啊。”

“啊啊啊啊啊,这是戏腔?这是什么唱法?鸡皮疙瘩起了一身,有没有?”

“这就是传说中的戏腔吗?真的无敌了啊,太好听了,太惊艳了。”

“原来用戏腔唱歌,是这么好听的吗?”

“”

在这一刻。

台下的1000名观众们,他们直接被震撼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