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乱世开端由此起

乱世开端由此起(2/2)

目录

李世民和李玄霸与房乔短暂一聚后,继续向江都驶去。

他们离江都已经很近了。

与房乔离别时,李世民见李玄霸眉头紧锁,问弟弟愁什么。

李玄霸道:“不知道我们家趁着这次新政得了多少青壮。”

李世民生气道:“你听到新政祸国殃民,居然只在想这个?”

李玄霸问道:“不然呢?”

李世民气得大骂弟弟没有良心,拂袖而去。

这次李世民和李玄霸足足冷战了好几日,到了快下船的时候,李世民才瓮声瓮气和弟弟说话。

“阿玄,我们家确实应该趁着这次新政多买入青壮,但你的话太冷酷了。”李世民垂头丧气,“虽然我不该向你发脾气,我有错,但你看我这么生气,非要我先道歉,我不道歉你就不和我说话吗?”

李玄霸无语:“你先不理我,还埋怨我不理你?”

李世民道:“你是弟弟,弟弟就该让着哥哥。”

李玄霸:“???”这什么无耻的理论?

李世民道:“而且你的话真的好冷酷!”

李玄霸道:“但我当时确实这么想。难道要我对你编谎话?”

李世民垂头丧气道:“那算了,你还是说实话吧,我忍住,下次一定不生气。”

李玄霸看着二哥的模样,心中的气消了不少。

他本来不想和二哥多说,但二哥都先道歉了,即使道歉的话奇奇怪怪。

【我对隋炀帝所作所为一直都很愤怒厌恶。所以我们要多收拢被隋炀帝祸害的百姓,然后带着那些百姓给隋朝一个狠的。让隋炀帝和后世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明白一个道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李世民咧嘴笑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也很生气。你早这么和我说,我不就不生气了。阿玄,你性格怎么这么别扭?你这性格要改……唉?你跑什么?”

李玄霸捂住耳朵。和好之后二哥就开始啰嗦,还不如继续冷战呢。

李世民小跑几步追上弟弟,把着弟弟的肩膀道:“你那句话引自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吧?”

李玄霸:【我那句话引自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那个“太宗”,就是指唐太宗。】

李世民脸一垮:“谏这么多?他好啰嗦。我希望晚一点遇到他。”

李玄霸一直下撇的嘴角终于上翘。

看见二哥不开心,他就开心了。

……

二月离开张掖,到了快五月的时候,李世民和李玄霸终于到达洛阳,把吐谷浑可汗的脑袋献给了隋朝皇帝。

杨广愕然:“怎么只剩下脑袋了?”

李世民挠头:“都是臣的错,臣在他身上射了太多个血窟窿。这一路颠簸,他就没扛住。陛下,虽然臣认错了,但你可别罚臣,臣真的尽力了!”

杨广失笑:“罚你做什么?是他自己福气不够。唉,朕本来想赦免他。他的身体你们埋哪了?不会丢野外了?”

李世民严肃道:“吐谷浑可汗是一代枭雄,怎么能如此折辱?天气变热,路途遥远,尸体运输艰难,我和阿玄顺路拜祭大表兄的时候,把他埋到给大表兄埋祭品的地方了。”

李玄霸补充:“大隋太子陵墓风水好,没有亏待他吐谷浑的可汗。”

杨广扶额叹气:“他真的是伤重不治而亡,不是你俩杀的?”

李世民委屈道:“我要是想杀他,他还能活着走到大隋?我在战场上就把他的脑袋剁了。”

李玄霸道:“裴公可以作证。我们已经与裴公商议好了,要把活的吐谷浑可汗绑回大隋,让他给陛下磕头认错。”

他小声嘀咕:“把活着的吐谷浑可汗带回来,功劳比只带个脑袋大多了。”

李世民点头:“就是就是。”

杨广笑道:“好了,朕知道你们尽力了。不过脑袋也罢,活捉也罢,功劳都一样,朕不会亏待你们。说吧,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李世民高声道:“想什么都不干,回家玩一年!”

李玄霸:“臣也是。”

杨广:“……啊?”

陪坐众臣皆哑然失笑。

宇文述笑着对陛下解释道:“这两个惫懒少年郎嫌弃此次出塞累着了,请求休假呢。”

虞世基看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眼,猜到了他们想要躲避风头的心思。看在弟弟虞世南的份上,虞世基为李世民和李玄霸帮腔:“李二郎和李三郎还年幼,现在正是该多读书的时候,不能揠苗助长。且陛下已经赏赐了唐国公,不应当重复赏赐了。”

苏威看在心中有愧的老友薛道衡的脸面上,也道:“陛下何不多赏赐李二郎李三郎财物?”

裴蕴不认识李世民和李玄霸,其他皇帝近臣都这么说了,他不能不合群,赶紧道:“臣附议。李二郎李三郎过于年少,陛下是该让他们好好休息。”

杨广无奈道:“怎么朕给他们赏赐还不是了?”

李玄霸老老实实道:“陛下,我和二哥只是想玩。我们这个年龄,本来就是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塞外真的好累啊。”

杨广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算昨天的

碎碎念:

1、

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隋书》

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资治通鉴》

2、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