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免死金牌【求全订】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免死金牌【求全订】(2/2)

目录

“设置都护府?”

“还是设置行省?州府?”

“要不就设置一个行都司?”

老哥朱元璋一连串的发问,足以说明他对这块宝地的垂涎。

不过。

朱瀚对于老哥这三个提议都不赞同。

“南洋那里是风水宝地,但是当地的土著人口实在太多了,若是依靠流官或驻军,难以在当地长久扎根!”

这一番话引得老哥朱元璋颇为赞同。

朝廷的官员虽然可以造福一方,但总归是有任期的,要么升迁要么调走,随同官员的一切也都会被调走。

只听朱瀚紧接着说道,“所以我觉得应该在乌卡城封蕃建国!”

“封蕃建国?”朱元璋一听这个建议,立刻琢磨了起来。

真要是在南洋册封一个王爵,那还真是能够在当地让一群大明人扎根。

只不过把谁封到南洋乌卡城,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自然是把朱文正封在那里,反正那小子现在也长大了,听说天天在军校当中嚣张跋扈,小小年纪就主意大的很,既然他觉得自己一肚子本事,那是骡子是马就拉出去遛一遛好了!”朱瀚笑着说道。

大哥家的侄子朱文正今年已经是十八岁,小的时候还爱好读书,后来却一门心思想要从军杀敌,在进入应天军校后,整天在学校闹事,朱瀚可没少给他擦屁股。

偏偏这小子觉得自己一肚子的本事,因为皇亲国戚的身份耽误了他上战场扬名立万。

朱瀚想到,朱文正毕竟在历史上是洪都保卫战的大功臣,一身的军事能力若埋没了,还真是浪费。

但偏偏这小子是个火爆驴脾气,历史上因为几句话就敢跟朱元璋翻脸,叫嚷着造反,那也绝对不能把他放在敏感的地方。

“封文正这小子,一个靖南王,再给他说一门亲,最好老丈人家能够多支援一些钱财,让他去南洋闯一闯吧!”朱瀚在旁边说道。

他的心思可是再明白不过了,把朱文正这个火爆驴脾气册封到南洋,去对付那些南洋土著最合适不过。

无论是什么屠杀,或者是劫掠,朱文正这小子就算是再过分,也丝毫影响不到大明内部。

“文正毕竟还是个孩子,封他为靖南王,顶多也只能带上万儿八千的亲兵护卫,你说那岛屿上有百万土著,那还不得把他给生吃活剥了!”朱元璋想了一想,却觉得有些不太放心。

要知道,大哥只有文正这一个血脉,而且还是一个没成亲的孩子,万一在南洋那个地方发生什么意外,可如何跟死去的大哥交代。

南洋的蛮子是何等的虚弱,朱瀚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别说是一万多大明士兵,就算是一万高丽八旗奴才兵,也一样可以打得南洋猴子们哭爹喊娘。

所以,朱瀚根本不担心朱文正的安全问题,只要别被疾病击倒,南洋的土著战斗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在朱瀚的力劝之下,老哥朱元璋自然同意了册封大侄子朱文正的决定。

不过此事马虎不得,需要给大侄子挑选一家合适的姻亲,再准备一份开府的投资。

没错,就是投资。

根据朱瀚的大明封爵制度革新条例,王公就藩要么自己出钱去置办一切开销,要么向大明朝廷借贷拉投资,然后用封国的后续产出慢慢偿还。

朱文正此时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去南洋当大明靖南王了。

如今的朱文正,还坐在自己的书房中埋头苦读。

十八岁的朱文正继承了老朱家的基因,长的高大俊朗,而且在大明军校中接受了良好的军事训练,让他看起来更是英武不凡。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明的好青年,却也是有自己的大烦恼。

朱文正的烦恼就是自己有两个太厉害的叔叔了。

开创大明的洪武皇帝叔叔就不说了,自己的小叔叔英王朱瀚也是厉害的不行。

这大明才开创没多久,整个天下几乎没有多少强敌了!

不!

应该说是已经没有一个强敌了。

漠北的蒙古人已经被打得半死不活,自从蒙元皇帝爱猷被俘虏到了南京应天府,剩下的蒙古部落不是投降归属了大明,要不就是跟着王保保躲在了漠西不敢靠近大明疆域。

听说王保保已经打算率领残部再继续逃窜,大明将士们要想再挣军功可就更难了。

而大西南的陈友谅,更是躲在崇山峻岭的西南不肯出来,让大明将士们也是没有办法挣军功。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小叔朱瀚太过于厉害,再强大的敌人在朱瀚面前都是成了阿猫阿狗。

朱文正好不容易从大明皇家军校毕业,就已经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至少,在朱文正的心目中,去草原上或者东北当镇守军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狗儿!”

忽然,一声亲切的呼唤,把朱文正从壮志未酬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一个穿着华丽诰命常服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

她正是朱文正的亲娘,朱元璋和朱瀚的大嫂,朱老大媳妇王氏。

自从当年老朱家家破人亡,各奔东西之后,大嫂王氏就带着年幼的朱文正回到娘家,苦苦熬了多年,总算把文正给带大了,后来又来到了应天府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开国称帝之后,按照理法追授大哥为南昌王,册封打造王氏为南昌王夫人。

只不过这种追溯的宗室王爵,享受的待遇其实并不高,真正的锦衣玉食还差得远呢。

所以大嫂王氏也总想着让儿子朱文正能够从军或者当官,给自己好好挣一个前程。

“娘,有什么事儿?”

朱文正看到亲娘王氏一脸高兴,有些好奇的问。

“好事,大好事啊,你娘我向皇后妯娌托了门路,给你说了一门好亲事,现在终于有了回信儿!”大嫂王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她原本是一个粗俗的农妇,大字不识一个,也不知道多少人生道理,说话还总是粗俗不堪。

但正是因为这样,在见到王氏的时候,老哥朱元璋总能从她身上想起当初一家人齐齐整整过日子的景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