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矛盾下的人性(2/2)
不,绝不是,是你根本就不值得他交待出来,当然也可以说不敢。
他的结局可以说大快人心,早在我学会算命的小学时,我就算过他的命了。
只怪我师父马乘风学艺不精竟然觉得可以为他逆天改命,同样是个笑话!
想想吧,就算于公于私我又怎么可能不恨他呢?”李非也是大义凌然痛斥他爸爸是咎由自取。
除了个人因素外,事实上也是现在许多年轻大学生投身公务员队伍的矛盾心情。
他们未入之前也看得清贪腐的罪恶,也同样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但一入了公务队伍,谁都在想着早点掌握权力,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
贪官污吏瞬间变成他们人生的最高追求,背弃人性背弃初心前赴后继,这是何等可悲可哀呀!
而这一切都源于私欲大过了信念理想,源于权力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付出的代价,才让这些人在权力的贪欲面前无所畏惧!
正所谓罚不惩恶非罚也,赏不扬善非赏也!
惩恶扬善应该是任何制度的初衷,也是法家治国基本原则,违背这个原则最终的结果就是法不责上,礼不下人。
虽然李非痛恨并怀疑监狱里的那位父亲,甚至于恨意满满,但他又视这种身份为傲,哪怕这种身份本身就很卑微,会给他带来歧视与白眼,但他的内心里依然向往。
而且现在说起来这种身份甚至于是一种耻辱,但他却不愿放弃身份上的认同。
而这也是李非内心里矛盾之处,一边瞧不起痛恨着,一边又奋力追求着自己唾弃的东西!
(当然了,现代人已经和以前人不一样了,以前谁家出了贪官污吏,家里的孩子出门连头都抬不起来,觉得脸上无光对不起百姓子女。
可现如今,这种耻辱的感觉已经完全没有了!)
“是啊,于公于私你都有理由痛恨他,这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不该强求你不抱怨他。
至于妈妈我,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没有交待出来,是他真的爱我还是忽视了我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
妈妈当年也是没有选择,现在能在院校有一席之地,也算满足了,那里还有什么可争的呢?”白云霞叹着气已经不敢面对李非,像是心里做了极为愧疚的事对不起眼前的儿子一样。
“妈,你也不必愧疚,而且我也不怪你,如果没有你又怎么可能有我李非现在呢?
刚才的话是一时气愤之下所说,妈妈你也不要多想。
只是我想知道,你真的爱过他,一直爱着他吗?
还是和现在大部分女人一样,爱的是权力与享受还有花不完的钱财。
至于对象是什么人,现在的这些女人从来也不在乎的!”李非脸上已没有抱怨之情,转之却带着诡异的笑。
他是一个理智而心机很重的人,如果不是在他妈妈白云霞面前他甚至连刚才的愤怒都不会表现出来。
但愤怒只是一时的,不会长时间影响他的理性与判断,他必须压制这些感性的因素。
因为他知道一个感性的人是不适合于在现代这种以利为重的社会现实中挣扎求存的!
“小非,你这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怀疑我对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