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快穿:好孕小妖精被绝嗣大佬娇宠 > 第402章 团宠小妹37

第402章 团宠小妹37(2/2)

目录

六岁的孩子个头已经蹿到了一米二,活像棵挺拔的小白杨。

姬小颂放下晾晒的药材,接过石板一看,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上面整整齐齐列着十道三位数的加减法,全都做对了。

“这都是你自己算的?”她蹲下身,轻轻拂去儿子头发上沾的草屑。

卫国骄傲地挺起胸膛:“王爷爷昨天教了我竖式算法,我练习到半夜呢!”

说着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任何数乘以9,得数十位上的数字都比原数小1,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相加等于9!”

正在院子里喂鸡的游母闻言,手里的簸箕差点掉在地上:“老天爷,这孩子才多大,就琢磨出乘法诀窍来了?”

话音未落,卫民像阵小旋风似的从后院冲过来,手里挥舞着一把木制手木仓:“妈!我把爸爸的模型木仓拆了又装好了!”

仔细一看,那竟是游永用废旧零件给孩子们做的玩具手木仓,原本已经坏了半个月。

“你……你怎么会修这个?”姬小颂接过木仓,发现每个零件都严丝合缝。

“我天天看爸爸擦木仓嘛!”卫民眨巴着和游永如出一辙的虎目,“我还改进了撞针,现在打石子能飞更远!”

正说着,一阵清脆的童音从药圃传来:“妈,这株板蓝根该分株了。”

只见五岁的安安蹲在药田里,小手轻轻拨弄着药材根部的泥土,“你看,侧芽已经长出三片真叶,现在移栽成活率最高。”

姬小颂快步走过去,发现女儿说的丝毫不差。

更令她吃惊的是,旁边几株药材上挂着的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黄芪”“当归”等字迹,还画着相应的植物形态,这竟是四岁的康康的“杰作”。

“这些都是你教的?”晚上,游永训练回来,姬小颂迫不及待地把孩子们的表现告诉他。

游永擦汗的手顿在半空:“我哪教得了这些?卫民修木仓我都没看见过,他准是偷看我保养武器学会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忧虑。

其实四个孩子异于常人的天赋,他们早就发现了:

卫国三岁就能数到一千,四岁自学了算盘;

卫民五岁时就能把游永的军装叠得棱角分明,比许多新兵都标准;

安安认药的本事连部队老中医都啧啧称奇;

康康虽然最安静,却能记住听过的每一个故事,连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孩子们这么聪明,可村里就一个民办教师……”姬小颂发愁地搅着锅里的粥,“王老师自己才初中毕业,怎么教得了他们?”

游永正要说话,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琴声。

两人跑到窗前,只见康康坐在梨树下,正有模有样地吹着一首《东方红》,虽然还有些生涩,但音准节奏丝毫不差。

“这口琴哪来的?”游永惊讶地问。

“上个月李参谋来家访落下的,”姬小颂喃喃道,“这孩子就听了两遍广播……”

夜深人静,等四个小家伙都睡熟后,夫妻俩在灯下长谈。

“得想办法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游永翻着从部队图书馆借来的《儿童心理学》,“书上说,天赋异禀的孩子如果得不到适当引导,反而会适得其反。”

姬小颂摩挲着卫国今天做的算术题,突然眼睛一亮:“你还记得师部医院来的那个张教授吗?他说他爱人在省教育厅工作……”

三天后,一辆军绿色吉普车开进了李家村。

从车上下来的除了张教授,还有一位戴着眼镜的文雅女士。

“这位是我爱人林梅,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张教授介绍道,“听说你们家四个小神童,特意来看看。”

林梅蹲下身,用随身带的积木、图画等工具,给四个孩子做了简单的测试。

测试还没结束,她的眼镜片后已经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得了!”她拉着姬小颂的手说,“卫国在数学方面的天赋至少相当于十几岁孩子;卫民的空间思维能力远超同龄人;安安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堪称过目不忘;康康的音乐天赋更是罕见!”

“那……该怎么办?”姬小颂既骄傲又忐忑。

林梅推了推眼镜:“省实验小学有个超常儿童班,但……”她欲言又止,“只收城里户口的孩子。”

见夫妻俩面露失望,张教授突然拍了下大腿:“有个办法!部队最近在和省里搞‘军地共建教育试点’,可以特招军人子女!”

就这样,在张教授夫妇的奔走下,四个孩子获得了省实验小学的入学测试资格。

考试那天,全校老师都跑来围观这场特殊的“四胞胎神童测试”。

卫国只用十分钟就做完了三年级数学试卷;

卫民在手工课上用木片做出了能发射橡皮筋的“连弩”;

安安准确辨认出了二十种中药材;

康康则用学校的画笔,即兴画了一副《姬家村》。

校长当场拍板:“全部破格录取!学费全免!”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学校在城里,离家三十多里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