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 第164章 葛根作坊开工

第164章 葛根作坊开工(2/2)

目录

……

让丫鬟扶着柘星语在附近走走消食,蒙小华就招呼着人手去工坊开工。

一共十八个人,其中十五个是冯婶和赵婶等村里人。

加上刘显芬和徐长寿家的两个儿媳妇秀云和金花。

想要做葛根粉条,就要先将葛根粉弄出来。

工坊的仓库中,早就收购了上万斤的葛根。

清洗干净的葛根剁成一小块一小块倒入石臼中,用石臼将葛根块捣碎。

随后,用石磨将捣碎的葛根块磨成浆。

在高处绑上一根绳子,一头绑上滤架,在滤架上张开滤布,磨好的葛根浆舀入滤布中,不停的摇晃滤架,使葛根浆中的白色汁液分离出来,流入滤架下的大缸中。

过滤的过程中,不停向葛根浆中加入清水,葛根浆里蕴含的淀粉通过摇晃和翻转过滤出来,直到滤出来的水变得清澈为止。

过滤后的浆液被转移到其他水缸中静置,而滤架中的葛根纤维恶化杂质则被堆放到其他地方,经过发酵之后,既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待浆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出上层的清水,只留沉淀在底层的葛根粉。

将缸底的葛根粉取出,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簸箕中,置于荫凉处或太阳下晾干或晒干,就能得到纯净的葛根粉。

想要制作葛根粉,需要以葛根粉为原料,进行二次加工。

取葛根粉和水按照三比四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直到无颗粒状。

将锅烧热,倒入调好的葛根粉浆,小火慢慢将粉浆煎成圆形粉皮。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火候,一直用小火,防止粉浆糊底。

将煎好的粉皮取出,用刀将放凉的粉皮切成细条状置入簸箕中晾干或晒干。

如此,就得到了便于储存和运输的葛根粉条。

今天是工坊开工的第一天,村里的十五个人在蒙小华的指挥下,分别负责制取葛根粉的各个步骤。

而秀云和金花则被蒙小华喊到了工坊的最后一间屋子里,教她们如何用葛根粉制作粉条。

秀云和金花也不负所望,很快就掌握了葛根粉条的制作方法。

从清洗葛根、磨浆、过滤,沉淀,制作粉条,整个过程中蒙小华都将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一一告诉了母亲刘显芬,让她牢牢记住。

毕竟,按照家里的打算,以后还要建起其他的工坊,蒙小华不能一直在葛根粉条工坊盯着,而刘显芬就是家里商定的监管葛根粉条工坊的人选,所以,她必须掌握所有的工序和要点。

刘显芬也清楚自己的责任,学得特别认真。

好在葛根粉条工坊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熟悉厨房各种事务的刘显芬仅仅一个下午就掌握了其中的关键,在蒙小华的指导下,顺利的做出了一锅符合要求的葛根粉皮。

如此,葛根工坊正式投入生产。

等到唐三公子和柘星语告辞离开的时候,蒙小华往柘星语的丫鬟手里塞了一包十三香和一包婆婆乐鸡精作为回礼,将柘星语高高兴兴的送走了。

目录
返回顶部